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总体规划

概况
大报恩寺遗址公园,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,是中国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,遗址公园中保护性展示了大报恩寺遗址中的千年地宫和珍贵画廊。整个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18.3公顷。
区位:南京市秦淮区
年代:明代,2012年开始建设,2015年开放
状态:已开放
面积:18.3KM2
级别: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属性:景区
内容:遗址展示、文化展示

考古发掘阶段
2007年,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大报恩寺项目重建工作,并开始为期四年的考古发掘,一直持续至2014年。在发掘过程中,出土两万余件各类珍贵文物。
2008年在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,出土了“七宝阿育王塔”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与佛教圣物。
2010年“佛顶真骨”“感应舍利”“诸圣舍利”盛世重光,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。大报恩寺遗址也被称之为“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”,并被评为“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”。

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.2米,通体用琉璃烧制,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,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,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,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有“中国之大古董,永乐之大窑器”之誉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塔”。如今在遗址上重建的大报恩寺塔,重构这一“世界奇观”。

总体格局
遗址公园的规划在空间结构上与明代大报恩寺的格局相呼应。

历史格局
根据考古成果和《金陵梵刹志》等历史文献记载,推测北区为明代大报恩寺的核心区域,中轴线依次为山门、香水河桥、御道、天王殿、大殿、琉璃塔、观音殿、法堂,格局由西向东;南区由藏经社、方丈和库房、禅堂、僧院等4 组院落组成,各组院落也大多以东西向关系为主。
 
功能结构
遗址公园的规划在空间结构上与明代大报恩寺的格局相呼应 ,主轴叠合了大报恩寺原有的东西向轴线。副轴为保留的三藏殿院落东西轴线。设计在修缮三藏殿文物的基础上扩建院落,形成较为完整的寺庙布局,该组寺庙的主轴向西通过商业街区中的通行路径延续至雨花路,向东通过景观处理与场地的南入口广场衔接。与东西向有效贯穿相对的,规划在场地南北通行的路径组织上较为蜿蜒,符合场地的历史肌理。

时间叠层复合、功能多元利用
尽量留存可有效利用的现状建筑,体现该地块渐进演化、不断积淀的价值与特色。
 
遗址公园分为南北两区
北区为遗址博物馆和新塔,建筑及其环境追求简约气质,以保护与展示相融一体的建筑语言和视觉感受营造出纯净高洁、脱俗禅意的场所感和氛围。
南区为保护建筑三藏殿及佛乐厅、禅修宾馆、佛教文化创意工坊、商业等服务配套设施,禅宗文化休闲为主题的空间既是对北区主要遗址展示空间的补充,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佛教文化体验。佛乐厅紧邻放生池,这一独立的椭圆形建筑用于讲经说法、演奏禅宗音乐、表演佛教故事等佛教活动,延续了大报恩寺讲经寺庙的特性。禅修宾馆位于场地中部,利用现存质量较好的晨光公寓进行改造,并适当拆解增加观演空间,与新建的商业空间屋顶结合形成良好的观览场所 。佛教文化创意工坊位于场地东南角,是新建建筑与保留的民国建筑形成的小组团,与相近的产业园进行功能整合。

遗址的保护方式
原真保护:千年地宫藏身塔下

深藏塔基的地宫,玻璃步道下的考古遗址,斑驳裸露的黄土层、石柱础……走进遗址公园,抬头就见晶莹剔透的报恩寺塔,脚下、身边移步换“景”的却是原汁原味的考古遗址。顺着架空的旅游步道拾级而上,可探寻 600 年前的香水河、永乐碑、御道、三大殿遗址、油库和画廊遗址等,当年的宏大规制一目了然,让人有恍如隔世、穿越时空之感。
公园内的遗迹遗址、规格形制都得到“原真保护”,并让游人尽情参观。最让人叫绝的是塔基的处理。为保护地宫,采用四组斜梁跨越遗址上方,斜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,形成“覆钵型”建筑结构。这样既原封不动地保护了地宫,又在原有地宫遗址上安放了七宝阿育王塔,安奉感应舍利,供游人信众瞻礼。

文化传承方式
新结构新工艺:打造新塔古韵

守护传承千年的地宫、佛性所在;“钢结构+玻璃”替代“砖木+琉璃”。
报恩寺塔历史上被西方誉为“南京瓷塔”,塔身砖木结构,“外罩”一层琉璃外衣。琉璃塔荷载大,复建必须开挖地基,势必对最重要的全国文保遗址地宫造成破坏,现在的材料和工艺,也不可能复原600年前的琉璃塔。为了传承历史记忆,新报恩寺塔做成了“钢结构+玻璃”的轻质的九层塔,虽然用材和工艺是现代的,但规模、形制、长细比与原塔近似。

文化活动
多彩的文化活动,融入更多文化休闲功能









水上720°生活 © 2005-2018 广州中土文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380号

友情链接: 湖南研学旅行 广州高新认定 免费资源 黄山旅游